声明:本文素材来自《尚书》,作者保证不涉政治,拒绝伪史,反对转载。
古代中国曾有一阵子特别的流行在女子额上贴花,美丽的脸上再配上好看的花朵,也算是相得益彰,锦上添花了。但是在古代纹身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也开始流行了起来,纹身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象征着丑陋的,那为什么古人那么喜欢纹身呢?在宋朝的时候,为什么又禁止纹身?
说起纹身很多人都不陌生,有些明星也特别喜欢纹身,如胡歌。他的后背就有他家人的纹身,前一段时间他的大花臂还上过了热搜。而古人也尤为的爱纹身,如鲁智深,就因为他身上都是纹身,所以才被称为花和尚;如燕青,有因为他身上有一身好花绣,才会让当时的名妓李师师惊艳羡慕。
纹身的演变由来,还得从周朝说起,最早的时候“纹身”是叫“文身”的,“文”即写字,“文身”这是在人的身体上写字,而且在周朝的时候纹身的官方用语是“墨刑”,墨刑,顾名思义,即在一种刑法。先在人身上可以,在用墨水涂起来,是所刻所写的东西长期就在犯人的身上。
展开全文
当时有一种说法,墨刑属于千,大概意思就是当时的刑法有大概一千都用了墨刑,可见墨刑应用之广泛。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在身上刻东西是一件特别羞辱的事情。不过少数民族的身上大多都是有纹身的,这个和他们的习俗有关,他们身上大多都会有所在族的图腾。
墨刑从周朝开始,流传了很长时间,有纹身者,不可入朝堂,是当时的明文规定的律法。一直到了汉朝,汉文帝才将这个刑法废除。从那之后有一段时间,统治者都没有使用墨刑,到了五代十国时,为了防止逃兵,就又开启使用了。就如在《水浒》中作者经常提到的将某某罪犯脸上刺字。
但在后唐的时候,因为被刺身的,都是能力比较强的人,人们渐渐开始效仿纹身,由刚开始的纹身,到后来非常受欢迎的刺花,但后来因为身上纹了身而出名的人,如葛清,因为身上纹满了白居易的诗和配画,被人熟知,被人称为“白舍人行诗图”。
但到了宋朝,官方又不提倡了,因为高官贵族都非常嗯鄙视有纹身的人,名将狄青就因为身上有纹身,而被宋朝的官员所不齿。然后这个思想就流传了下来,纹身一直都不被主流的思想所能接收,即使到了如此开明的现代依旧有人对此不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