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风先生在中央四台有一档节目,讲述扬州的历史文化,节目开头讲扬州最早是邗国,吴灭邗国,以后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86年开邗国筑邗城。这就是说,公元前486年夫差筑邗城不是扬州的源头,扬州的源头是邗国,那么邗国又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呢?
谭其骧《历史地图册》第一册第15—16页《西周时期中心区域图》上标明,在淮河中下游南岸有东夷族和虎方,在这区域内没有城池,说明他们都不会建城池,没有以“城市领导农村”的政治体系,尚处于蒙昧期,没有进入文明社会。
在这区域内只有长江北岸的干国。西周没有邗字,这“干”读一读hàn,现在的形声字汗、旱、罕、悍、焊……都从这一读音衍化而来。
西周分封诸侯国有两次,一次是周武王时期,分封的诸侯国都在内地,长江以北的滨海没有一个周王朝的诸侯国,此时滨海地区还在东夷族控制下。成王即位,周公东征,经过三年(前1042—前1040)艰苦战争,终于从辽东半岛横扫至江淮地区,共灭国五十。淮河中下游两岸的虎方和淮夷,他们不是国家,散居零处,人口稀少,周王朝没有去消灭他们,只有在长江北岸的今扬州有比较多的东夷族居住,于是征服这里的东夷族,建立华夏族的邗国。
展开全文
高邮曾发现距今7000—5000年的龙龙虬庄文化,那时候中华大地上散居着原始人,他们的居住地,只能说是文化遗址,没有进入文明社会。当4000多年前,华夏族在黄河流域中上游崛起,他们具备文明社会的四要素:
文字的产生、城市的出现、金属工具的使用和国家政权的建立。
以华夏族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民族相对落后,这才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种族歧视称呼。周公东征之前,扬州地区肯定是东夷族的居住地,然而没有留下文字记载,至今也没有考古遗址被发掘,所以我们的历史只能从邗国说起。
邗国国君是谁呢?王符《潜夫论·五德志》说:
邗、晋、应、韩,武之穆。
这是说,邗、晋、应、韩,这4国的国君是周武王第三代(穆)子孙。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彭大翼《山堂肆考》相同的说:
周武王之子邗叔子孙,以国为氏,其后去邑而氏于。
前一部书说邗国国君是周武王的第三代,后两部书说“周武王之子邗叔子孙,以国为氏”,那么邗国第一代国君是邗叔的儿子,没有留下名字。总之,扬州的人文初祖是邗叔。
查《康熙字典》《辞源》,“阝”作为字的右偏旁同邑,也就是城里人。两周年代,只有贵族可以居住在城里,称国人。平民只能住在城外,称鄙人、野人。国家灭亡被赶出城成了鄙人、野人,于是改姓的不乏其例,如朱姓,原来是邾国的贵族,成姓是郕国的贵族,会姓是郐国的贵族。同理,邗国灭亡后,邗叔的子孙去掉“阝”(邑),改姓“于”。
过去也有人说,邗国不在今扬州,在今河南省沁阳县一带。西周初年,中华大地上有3000多个诸侯国,东周初年,还有200余国。有同名的,有从甲地迁徙到乙地的,有灭国后重建的,这里就不深究了。
总之,邗国的建立,标志扬州开始了文字史、文明史。扬州的人文初祖是邗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