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小伙伴们,见字问好呀!
我又如约来和你分享我的汉字学习笔记啦!本篇笔记,写的是“庾”字,跟着笔记一起来学它哟。
读音庾字的读音为yǔ,与常见字“雨”字同音。《正韵》里对庾字的注音为“余吕切,音雨”。掌握这个字的读音,不妨现在就试着在输入法中输入它的拼音,亲自找到这个字,实践是检验记忆的最好方式哦。
说文解字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对这个字的解释是:“水槽仓也。从广臾声。一曰仓无屋者。以主切。”这句话的意思是,“庾”字本义指的是一种没有屋顶的仓库,用来存放谷物等物品,其结构是左上包围结构,由“广”字部首和“臾”字声旁组成。这里的“广”字部首与房屋有关,而“臾”则是其声旁。在古代,仓库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屋顶的“仓”,另一种就是没有屋顶的“庾”,后者通常建在野外,用于露天存放粮食。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庾”字的解释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水漕仓也。汉书孝文纪应劭注同。谓水转谷至而仓之也。从广。臾声。以主切。古音在四部。一曰仓无屋者。无屋、无上覆者也。” 段玉裁在这里补充说明了,“庾”字还可以指代通过水路运输谷物的仓库,即谷物通过水路被运送到仓库中。他进一步解释了“广”字部首的含义,指出“庾”字的古音属于“四部”中的一个,并且再次强调了“庾”是没有屋顶覆盖的仓库。
综合两部书的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庾”字在古代主要指的是一种露天的、没有屋顶的仓库,用于存放粮食,特别是通过水路运输而来的粮食。这种仓库的设计是为了便于谷物的通风和干燥,防止潮湿导致的霉变。
含义用法来看下庾字的如今的含义和用法。
好的,来聊聊这个“庾”字,它主要有下边几个含义:
露天谷仓:古代的农民伯伯们在户外堆起一堆堆的谷物,没有屋顶,直接暴露在天空下,这就是“庾”的本义。比如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里就提到了“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形容谷仓里的粮食多得数不清,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
储存粮食的仓库:这个字还指古代储存通过水路运输到京城的粮食的仓库,也就是官方的粮仓。《战国策》里就有“粟粮漕庾,不下十万”的说法,显示了古代粮仓的规模之大。
量词:古代的容量单位,“庾”等于十六斗,这个单位在古代用来衡量粮食的多少。《左传》中就有“粟五千庾”的记载,可见“庾”作为量词,反映了古代对粮食计量的精细。
地名:大庾岭,是江西省的一个地方,也简称为“庾”。在江西大余和广东南雄二县市交界处,向为岭南、岭北的交通咽喉宋代诗人秦观在《青门饮》中提到“湘瑟声沉,庾梅信断”,这里的“庾”就是指大庾岭。
姓氏:“庾”也是一个姓氏,比如北周时期的庾信,就是以“庾”为姓的著名人物。又如我们熟悉的歌手庾澄庆,也正是这个庾,不过小伙伴们可要记住它的正确读音是yǔ哦。
结束本篇关于汉字“庾”的笔记,简单写到这里,希望本篇笔记又能让你学到新知识,如文中有理解不当的地方,感谢告知,下篇笔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