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镜片行业量价齐驱,功能镜片长坡厚雪
全球眼镜行业:北美西欧亚太贡献主要需求,依视路市占率一骑绝尘
2024年全球眼镜市场规模超1000亿美元,预计2024-2029年CAGR为4.8%。根据欧睿数据,2024年全球眼镜市场规模约1040.82亿美元,同比 +5.1%。2020-2021年受疫情影响,市场规模及增速出现较大波动。预计到2029年全球眼镜市场规模将达到1313.4亿美元,2024-2029年CAGR将达 4.8%。分区域来看,北美/西欧/亚太区域贡献主要的眼镜需求,2024年北美/西欧/亚太需求占比分别为36.4%/28.4%/23.5%,三者合计占全球88.3% 的份额。
格局方面,依视路全球市占率一骑绝尘,一超多强格局稳定。根据欧睿,2023年全球CR10眼镜公司市场份额(零售额计)为44.8%,相较于2018年 CR10的43.8%略有提升。其中依视路以27.8%的市场份额领先,其次为蔡司、豪雅,二者2023年市场份额分别为4.6%及4.5%。
镜片产业链:上游外资垄断,中下游准入门槛低,竞争分散激烈
树脂镜片是目前主流镜片,应用占比超70%。根据Frost & Sullivan,镜片材料经历了天然水晶镜片、光学玻璃镜片、PC镜片、光学树脂镜片四大发展阶 段。树脂镜片具有质量轻、不易碎、安全性高、容易加工、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透光性等优势,是目前最常用的镜片,应用占比超70%,预计未来几年内 树脂镜片仍以其优质的特性占据镜片材质的主流应用市场。
我国镜片行业产业链:上游外资垄断,中下游准入门槛低,竞争分散且激烈。上游为原材料及设备供应商:高折射率树脂单体原材料主要来源于海外,如 日本三井化学、韩国KOC等,目前只有少数国内厂家能够自主研发了高折射率镜片树脂单体。中游又可分为镜片制造商如凯米、康耐特等以及镜片品牌商 如豪雅、蔡司、依视路及明月镜片等。下游的终端消费市场包括眼镜零售商、医院配镜中心等零售渠道,下游零售商直接面对消费者,提供验光、配镜、 试戴体验及维修等专业服务。
中国眼镜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接近740亿元
2024年我国眼镜市场规模接近740亿,预计2024-2029年CAGR为5.7%。根据欧睿数据,2024年我国眼镜市场规模约737亿元,同比+7.6%。 2010-2024年我国眼镜市场规模CAGR为6.9%。预计到2029年我国眼镜市场规模将达到970亿元,2024-2029年我国眼镜市场CAGR将达5.7%。销量 方面,2024年我国眼镜销量4.44亿副,同比+6%,预计到2029年我国眼镜销量有望达到5.23亿副。
2024年镜片与老花镜的规模增速高于行业。细分来看,受益于高折射率与功能性镜片的渗透率提升,2024年镜片同比增速达10.2%,高于行业增速 的7.6%。另一方面,由于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和消费者对低价替代品的偏好,作为眼镜镜片补充产品的眼镜架增速表现弱于行业。与此同时,老花镜受 益于人口老龄化趋势,2024年依旧保持稳定增长。
行业驱动:量价齐驱,功能需求升级强化价格动力
行业驱动由量增为主逐步转为价升。根据欧睿,我国眼镜销售单价基本保持稳健增长,由2010年的128.57元提升至2024年的165.95元,2010-2024 年单价CAGR为1.8%,预计到2029年单价将达到185.68元/副,2024-2029年单价CAGR为2.3%。2011-2019年,我国镜片市场规模增长主要由销量 驱动,但增速逐渐放缓,2020-2023年受公共安全健康事件影响增速波动较大。预计未来我国镜片市场规模仍将保持稳健增长,量、价仍具备一定提 升空间。但随材料技术迭代与各类功能性镜片渗透率提升,价增对行业规模的贡献作用有望增强。
功能性眼镜需求显著增强,带动眼镜均价的提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3年,按销售额计,功能性镜片约占镜片市场的48.2%。眼镜市场根据消 费者们的不同种类需求,涌现出了诸如针对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群体的数码型眼镜、针对学生群体近视管理的青控眼镜、针对光敏感群体的变色眼镜 以及针对中老年人群体的老视渐进眼镜等类型的功能性眼镜,对全人群眼健康管理提供个性化眼镜产品。
二、智能眼镜:AI赋能放量在即,智能眼镜百花齐放
眼镜或为最好的AI终端应用载体
眼镜或为最好的AI终端应用载体。眼镜是最靠近人体三大重要感官——嘴巴、耳朵和眼睛的穿戴设备。嘴巴是语言输出器耳朵是语音接受的器官、 眼睛则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摄入器官,人80%的信息来源于视官、觉。眼镜是人类穿戴设备和电子设备中最靠近这三大感官的群体,是AI最好的硬 件载体,可以非常直接和自然的实现声音、语言、视觉的输入和输出。 AI智能眼镜的关键技术特征涵盖了基础服务、独立生态、融合感知、多模态交互、超级智能体、端云协同、隐私安全等。
AI眼镜产业链图谱
根据维深信息,与传统眼镜产业链有所不同,AI智能眼镜产业链由于功能更多,在上游、中游、以及下游规模更大,涵盖的厂商更多。由于AI智能眼镜 现阶段还没有实现带显镜片的规模量产,则进一步去除上游AR光学显示和光学环节,产业链上游技术则基本没有难点和障碍。中国除了品牌力有待加强 之外,产业链各个环节均非常成熟和完善。
发展趋势:在基础眼镜上兼顾音频、拍摄、显示、AI等多重需求
智能眼镜未来发展趋势将在基础眼镜上:兼顾音频需求,可发展成音频眼镜;兼顾拍摄需求,可发 展相机眼镜;兼顾AI需求,可发展成AI智能眼镜;兼顾显示需求,可发展成AR智能眼镜。
AR智能眼镜集成了眼镜、TWS、智能手表、照相机等多种硬件属性,或将成为下一代通用计算终 端。AR智能眼镜集成多种硬件属性,如眼镜的属性,提供近视、老花或太阳镜的功能,以及时尚 外观等:TWS的硬件属性,提供音频播放、语音通话等功能:智能手表的硬件属性,提供健康检测、 运动助手等功能:摄像头的硬件属性,提供图像拍摄、手势捕捉等功能:投影仪的硬件属性,提供图 像、视频投影播放等功能:手机的硬件属性,提供通讯社交、娱乐休闲等功能;电脑的硬件属性,提 供生产办公、会议教育等功能:电子书的硬件属性,提供书籍阅读、资料查询等功能。
XR技术迭代+AI大模型赋能,开启泛AI智能眼镜元年
XR指所有由计算机技术和可穿戴设备生成的虚实融合的环境和人机交互,包括AR、MR、VR等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形态。根据IDC,在经历了两个季度的下 降后,AR/VR头显全球出货量恢复增长,24Q3增长12.8%,主要由Meta推动。
根据洛图科技,2024年全球XR设备出货量为731万台,同比下降10.3%。其中VR和MR设备出货量652.8万台,在全球整体市场中的出货量份额为89.3%; AR设备2024年的出货量为78.2万台,出货量占比为10.7%。
2024年中国XR设备市场在全渠道的销量为53.6万台,同比下降12.5%,销额为17.1亿元,同比下降10.1%。其中,2024年中国VR零售市场规模继续下滑 至26.9万台,同比下降34.4%。9月起,AI智能眼镜作为AR衍生产品成为行业焦点,叠加消费电子国补以及双11大促,24Q4实现了AR销量增长,带动全 年中国AR零售市场实现近30万台销量和32.1%的同比增长。
AI眼镜将为镜片行业再添量价驱动
对镜片需求的带动作用——量增:1)我国近视人群基数大,AI镜片的需求增长将提升一人多镜的比例;2)非近视人群由于特定场景需求(商务社交/ 旅游/运动等)从而购买AI眼镜,二者共同带动镜片需求量增长。 具体来看:1)若为无显镜片,则将提升视力矫正镜片/防蓝光/抗疲劳/染色镜片等功能化镜片的需求;2)若为有显镜片,则将在数量上带动镜片需求的 倍增(如光波导三合一镜片路径下,单显/双显智能眼镜将分别需要3片/4片树脂镜片。)
Ray Ban-Meta眼镜大卖,全球销量突破百万
根据维深XR,2024年全球Al智能眼镜销量234万台,销量占比主要来自于RayBan Meta智能眼镜,2024年累计销量达到225万台。分季度销量来看,前 三季度销量逐步上升;受黑五和双十一等大促,以及国内外众多品牌厂商为AI智能眼镜浪潮加热影响,四季度销量最高占比近全年销量60%。分区域来看, 中国国内市场AI智能眼镜销量为5万台,占比2%,海外市场AI智能眼镜销量为229万台,占比98%,海外AI智能眼镜市场以RayBan Meta为主。2024年 AI智能眼镜销量占比,按功能形态分类,96%为拍照AI智能眼镜,3%为AR+AI智能眼镜,1%为音频AI智能眼镜。维深预计2025年AI智能眼镜销量实现 550万台,增长主要来自于Ray Ban Meta的销量持续增长,以及多款AI智能眼镜新品上市兑现,包括小米、三星等大厂入场发售AI智能眼镜新品。
重点公司分析
明月镜片:国产镜片龙头,近视防控高增、智能眼镜布局
公司是国内光学镜片领军企业,具备完善产业链及一站式服务体系,业务涵盖镜片、原料、成镜、镜架等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核心产品为中高档 光学树脂镜片,镜片产品以自有知名品牌“明月”为主。
研发端:经过多年行业沉淀与积累,公司掌握了部分核心原料的生产工艺,纵向一体化构建企业护城河。通过持续推进智造升级,实现定制片48小时交 付率99%,50片内订单4小时现片交付率100%,成镜当日交付率99.5%。产品迭代升级:公司品牌认知度较高,坚持高价值定位,产品结构持续升级 增厚盈利。常规镜片的三大明星单品PMC、1.71、防蓝光系列保持快速增长,24H1三大单品占常规镜片收入比例为55.79%,PMC超亮、1.71系列 24H1收入分别增长58.82%、24.40%;2021年进军近视防控蓝海市场,近年轻松控系列产品表现优异,24H1“轻松控”系列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38.86%。渠道全覆盖:公司主要立足国内,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24H1直销/经销营收占比分别为55.4%/35.8%。截至2024年6月末, 直销客户2396家(含医疗渠道),明月品牌经销客户28家,持续扩大中大型客户占比、优化客户结构。
康耐特光学:定制化优势突出,引入歌尔战略股东
康耐特光学是一家专注于树脂眼镜片产品的服务商,19-23年收入CAGR为13.5%。公司深耕海外市场,为全球90多个国家提供产品和服务,根据公司招 股书转引的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公司是2020年中国最大的镜片出口商,按出口值市场份额约为7.3%,同时公司是全球前十镜片企业中唯一一家中国企 业,按镜片收入统计2020年排名第9。
三大优势筑核心壁垒:1)公司产品矩阵丰富、渠道布局多元,覆盖1.499、1.56、1.60、1.67及1.74折射率范围的镜片,可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2) 技术研发实力领先:公司是国内少数能生产1.74折射率镜片的制造商,常年4%左右的研发费用率领先行业;3)C2M(端到端)模式高效赋能业务流程, 一站式满足各类终端客户需要,且推动定制镜片占比持续提升,2023年定制镜片营收占比达20.1%。24年12月公告拟引入歌尔战略股东,将用于智能眼 镜和XR头戴设备的镜片和视觉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和制造。
博士眼镜:渠道领先,前瞻布局AI/AR高景气赛道
公司是A股唯一上市的头部眼镜渠道商,在渠道、服务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1)公司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直营店覆盖一二线城市,加盟店触达下沉市场; 2)配镜服务专业,拥有专业配镜设备和配镜顾问;3)拥有丰富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精髓积累,能够敏锐捕捉眼镜行业变化并反哺到眼镜品牌在终端门店的 货品布局。
渠道优势明显,加码智能眼镜赛道。近视镜片为智能眼镜落地核心环节,当前以磁吸/插入式为市场主流,规模化的眼镜渠道商在智能眼镜前端设计、售前 展示与体验、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博士眼镜前瞻布局AR眼镜领域,经营网点遍布全国25个省市,已与商场、超市等渠道联营 打造配镜中心,并与医院合作开设视光中心,渠道优势明显。凭借全国化的门店数量和专业的配镜服务,公司目前已与Rokid、雷鸟、李未可等多家AR眼 镜玩家达成合作,主要提供线上配镜服务和线下渠道网络。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